@大学生,警惕“培训贷”骗局!
来源:保险报
近日,培训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1号预警:警惕“培训贷”骗局。@大学生
根据公告,警惕骗局近期,培训贷有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工作为由,@大学生诱导学生接受课程培训,警惕骗局并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不真实信息办理“培训贷”。培训贷学生通过贷款缴纳学费后,@大学生无法学到有价值的警惕骗局课程和专业技能,更无法获得前期承诺的培训贷兼职岗位,却因为退费难而背上了沉重的@大学生贷款债务。
据介绍,警惕骗局在常见套路上,培训贷一些虚假培训机构往往和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,@大学生冒充招聘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布大量虚假招聘信息,警惕骗局吸引求职者到公司贷款培训。很多求职大学生在“高薪待遇”“前途光明”“无需工作经验”等虚假信息的诱惑下,很难拒绝眼前的“大好工作”。在利益的蒙蔽下,未经详细了解便匆忙地签订“不平等条约”,变成了任人宰割的“绵羊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无非是利用了一些高校毕业生的两个弱点:一是涉世未深,二是急于通过就业证明自己。
有些“培训贷”公司为逃避执法部门打击,往往会办理一些门槛要求不高的资质,甚至开连锁培训机构。这些公司真正的盈利点在于办理“培训贷”后小贷公司给予的返点、收取的高额培训费,以及发展加盟商后的利润提成。当吸引一定数量的求职者“入套”后,这些公司就会以经营困难等各种理由“卷款跑路”,以逃避责任。
广大学生要擦亮双眼,提高风险意识,增强辨别能力,认清骗局。不要轻易添加自称“老师”的陌生人微信,不要轻易参加打着兼职赚钱幌子的培训班,更不要轻易在陌生网页及平台上转账汇款、办理贷款。如遇到拿不准的事,一定要三思而后行,并及时与老师、家长沟通。
若是存在机构提供指定贷款途径的,要多加警惕。签订的合同要明确条款内容,就算分期也要明确是否免息,如若收取利息的话又是执行多少的利率等。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协议与合同时,应仔细阅读核对相关内容,对于不利的条款应及时提出,商议或修改后再签订。
如不慎踏入“培训贷”陷阱或者遇到疑似“培训贷”诈骗的情形,应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,涉嫌诈骗的,应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记者 于晗
(责任编辑:焦点)
- 北京:生鲜电商物资充足骑手紧缺,建议居民减少单日下单频次
- 顺丰控股: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42%–46%
- IDC: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3.2%,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
- 春节假期我市消防安全形势总体平稳
- 国内油价迎年内“第八跌”中石油92号汽油降0.14元/升
- 小米集团全球副总裁 Manu Kumar Jain 辞职,他把手机做到了印度市场第一
- 美容失败导致伤残操作不当担责赔偿
- 德生堂赴港上市:9个月关闭574家门店,财务压力突出,阿里健康投入约2个亿
- 第五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暨第四届健康医疗大数据论坛11月27日举行
- 呷哺呷哺“出海”,和海底捞一样先进新加坡
- “空中女王”谢幕,全球最后一架波音 747 飞机将于 2 月 1 日直播交付
- 小心美联储本周“放鹰”引发金价大跌
- “红通人员”冯卫华贪污、受贿、挪用公款违法所得没收案一审开庭
- 国家卫健委:春节期间全国防疫平稳有序,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