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商报评论:稳就业,是一道开放考题
1076万。北京
数字面前,商报每年都会有“最难就业季”的评论感叹。但今年,稳业形势似乎格外严峻。道开4月27日,放考人社部召开2022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。北京据介绍,商报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新高,评论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稳业情况下,促进就业的道开任务更重。
当晚,放考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北京决定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,商报保持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。评论
在开年经济下滑、三重压力之下,就业成为多方的关切点,在中国经济政策调整诸多变量中的分量,逐渐加重。两年前,总理就曾在国常会上表示,“只要就业稳住了,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没什么了不起的”。
这样的信号,如今看来依然清晰。就业向来是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民生,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。1076万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怎么走,不仅关系到当下经济复苏的活力与动力,还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发展态势。
稳就业就一直排在“六稳”之首,而稳就业的当务之急,在于保障当前存量就业岗位不会大幅减少,同时想方设法增加与新增就业人群相匹配的就业机会。
稳住存量,需要政府的托底保障,通过减负、纾困、稳岗等措施,稳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,对失业人员要加大失业保障、就业援助等力度,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,减轻失业对其基本生活的冲击。
在4月27日召开的国常会上,政策对此专门提及。国常会指出,将阶段性缓缴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保险费政策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的所有困难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,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%。
而增加与新增就业人群匹配的就业机会,既要扩大岗位供给与有效输送,促进新兴产业的增长和服务业的升级,也要引导就业人群在现阶段就业、择业观念的调整。
长期以来,一些毕业生的职业期待与用人行业需求之间往往渐行渐远。一些岗位急需补给,但毕业生并不感冒。一些行业备受青睐,门槛越卷越高。
教育部和各省市分别出台措施解决今年特殊的就业问题。这些政策包括服务性较强的岗位推送、见习培训、渠道扩展等。同时,引导毕业生理性对待就业问题,认清现实,把握自己。
“最难就业季”里,就业问题被前所未有的关注,也意味着它将带动全社会对与此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。鼓励全社会以更加多元和务实的态度解决就业问题,是将就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,鼓励灵活就业、自主创业,让职业教育大有可为、让产业更迭加速推进。
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
- ·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17项具体举措加力振作工业经济
- ·北京朝阳鼓励商务楼宇减免租金 单个楼宇最高奖100万
- ·邦达亚洲:澳大利亚经济数据表现良好 澳元早盘上行
- ·洛阳银行迎股权变更:地方国资接盘民企所持3.38亿股
- ·建设银行:已完成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准备 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准备工作
- ·快讯:稀土永磁板块震荡走强 横店东磁、宇晶股份涨停
- ·第五届进博会签约面积超70% 全球龙头企业签约数超240家
- ·立陶宛男子直播中称赞普京,呼吁俄攻击立陶宛,被判60天监禁
- ·中国工商银行吕仲涛:量子计算对银行密码算法的威胁及对策
- ·上海预计6月上旬各寄递企业全面恢复个人寄递业务
- ·索尼发布新款入耳式降噪耳机LinkBuds S 重量仅为4.8g
- ·腾讯云、社交广告收入首现下滑,腾讯进入零增长时代?
- ·刘强东要为十几万德邦小哥缴齐五险一金
- ·印力竺海群跳槽领展, 大举布局仓储物流
- ·市场分析:联系汇率制支持港元 风险不可忽视
- ·“汽车下乡”政策或6月初出台?中汽协辟谣
- ·北京丰台:有施工单位防疫不力,致工人陆续出现阳性,已立案调查
- ·投资大佬发出崩盘警告:周三大跌只是小菜,纳指或从峰值暴跌75%
- ·斗鱼2022年Q1财报:净亏5250万 营收同比下滑16.59%至17.96亿元
- ·“i茅台”APP正式上线,9款产品组成矩阵
- ·两部门: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,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
- ·露营经济火爆的背后,光峰科技、三夫户外等成为受益者
- ·外资3个月连续减持近3000亿元人民币债券,新兴市场整体承压
- ·安徽阜阳: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调至50万元
- ·金美信消费金融拟发行首期ABS募资5亿 近三年不良率连年攀升
- ·克罗地亚总统:计划阻止芬兰瑞典加入北约,除非满足一个条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