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味道翻新潮——探访老字号“年味儿”走俏“秘籍”
来源:新华社
蹄筋、年味儿花菇、老味老字鲍鱼……几十种食材配料以古法熬制,道翻闻之荤香浓郁,新潮食之清淡精细。探访这道福建名菜佛跳墙曾是号走古代盛宴上的重头戏,如今一人盅、俏秘家庭装走进寻常百姓家,年味儿金汤、老味老字红汤多种口味可供选择,道翻成为春节畅销年菜之一。新潮
记者在福州闹市中心的探访聚春园门店看到,不同价位、号走分量的俏秘佛跳墙预制菜备受顾客青睐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年味儿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,就是来自这家创始于1865年的“中华老字号”。
“佛跳墙仍然延续着传统坛煨的烹饪方式,保持其原有风味,让‘佛闻弃禅跳墙来’。”聚春园的门店店长元晓丹说,不同的是,现在用料上选择更适合现代都市人口味的食材,推出的预制菜系列只需加热即可食用,今年春节在线上平台的销售量同比增幅达到60%以上。
跟随着预制菜的“风口”,聚春园还推出年糕、芋泥、荔枝肉等80余款预制菜和年货产品,进驻多个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,今年春节期间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7.8%。
食,是春节的主旋律。
大年初始,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同利肉燕老字号门店顾客盈门,长队排出了门外,人们翘首等待一碗热气腾腾的传统肉燕。“吃太平燕、享全家福”是福州特有的年节风俗,传承百年历史的同利肉燕也吸引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。
“肉燕的精髓在于燕皮,用木棒将猪腿瘦肉打成肉泥,掺上适量番薯粉,擀成纸片薄的皮。”同利肉燕第四代掌门人陈君凡说,燕皮要经过十几道手工工序精制而成,推动标准化、规模化是老字号融入现代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近年来,同利肉燕一改前店后厂的传统作坊模式,建立起“中央厨房”,吸纳100多名技术工人,日产量可达一两千斤,并通过包装冷冻技术销往全国。陈君凡说,如今还开发出牛肉燕、虾燕、香菇燕等,配合蒸煮煎炸,迎合全国的口味。
老字号仍有自己的坚守。源于1927年的“中华老字号”永和鱼丸第四代传承人刘景舒说,为了保护非遗传统技艺,老店仍坚持手工打制,用新鲜鱼肉制作,集中生产、分散销售以保证品质,“不能因为工业化而丢失传统饮食文化”。
高成本和品质追求对于老字号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。刘景舒说,在传统的鲨鱼丸、鳗鱼丸等品种外,还研制出多种适合涮火锅的鱼丸品种,在春节期间主推有拳头大的“七星丸”,结合实体店和网店,每天可销售近千斤。
老字号并不“老”。春节期间,年糖年饼不可缺席。创始于1930年的福建老字号百饼园仍是时兴的“网红”,有洋酥、帝王酥、万字糕、礼饼等200多种中式糕点。
“传统礼饼是福州特产,寓意团团圆圆,如今在配料上大胆创新,去掉了传统礼饼中的肥肉,加入芋泥和咸蛋黄,实现降油、降糖。”福州百饼园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凡说,未来的目标是带领闽派传统糕点走向全国。
多位老字号负责人说,老字号传承至今,讲求诚信,年节期间不涨价,只为把美好的祝愿揉进每一道传统美食。(记者邓倩倩)
相关文章:
- 如何促进科技、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?听听专家们怎么说
- “稳中求进”的深圳经济基本面,透露了哪些机遇
- 欧阳明高:中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正在引领国际潮流
- IDC:预估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6.5%至12.7亿支,涨价6.3%
- 逸仙电商发布财报:护肤业务持续增长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超一亿
- 内蒙华电回应内蒙古取消优惠电价:对公司没影响,公司与电网之间的结算价没变
- 阳澄湖大闸蟹24小时不间断吸氧仍“蜕得慢”,将缺席中秋餐桌
- 安徽瞄准“中部崛起”:成为东中部地区协同发展的战略枢纽
-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,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,A股公司总营收约相当于我国GDP的60%
- 看好A股长期投资价值 合资理财公司悄然加仓
- 46城住户存款大数据:14城超万亿,京沪超4万亿,这些北方城市居民更爱存钱
- 刘强东内部全员信:京东十年将投入数百亿为基层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
- 浙江前10月财政收入7506亿元,同口径增速回升至6.5%
- 北京本土感染者+634,135例社会面!市疾控:两例重症感染者未接种加强针
- 周亮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和亚洲金融高峰论坛上的讲话
- 潘功胜: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
- 全国首部规范居民自建房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出台
- 专家:少子老龄化或成长期趋势,缓解教育焦虑是回应生育焦虑关键
- 泉果无限对话 | 石墨烯院士:基于“碳”的量子时代
- 安徽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.1%,食品烟酒价格上涨6.3%